樓書更新,腦袋依舊
鍾維傑
卓淩地產分析有限公司行政總裁
二零零九年十一月
近日地產建設商會對行業會員發出新指引,就「售樓說明書」(sales brochure,簡稱樓書)加上一些新限制,如樓書中不能刊登推廣性質之圖象,以及一些地圖、資料和字句應有的最低呎碼等 [詳情可参巧 http://www.eaa.org.hk/consumers/doc/20091007.pdf ]。 根據媒體之報導,業界內外大致都支持這些新指引,雖仍有不足,如這些只是指引而非規則,又或只適用於政府之新批地(Consent Scheme)之項目而不包括舊地段重建項目,但始終相較過往情況是有些改善。技術上而言,大致是將較感性之推廣內容與樓盤的硬件描述分開。 若用汽車推售作比喻,汽車商只可透過廣告或「非售車說明書」介紹該車款如何令車主看來更有型,提供駕駛「快」感,為家庭帶來歡樂,又或讓異性傾慕等,而車書只能說明該車款大細,馬力,用油量等之硬件設計,當然汽車商仍可於汽車銷售處搞氣氛。 買樓是不少人一生中之重大買賣投資,甚至是最大的買賣投資,清楚兼準確地提供樓盤資料是需要的,也是應該的。然而,上述新指引以致更多更清楚更準確之樓盤資料會否大大減低「買錯樓」之情況,筆者覺得不會,因由如下: 一) 買後價升,少感買錯 = 亦即買後價跌,便多感買錯,是人之常情,再細緻些說是腦袋自然現象,或多或少難以不有這些感覺,we simply can’t help it。至於樓書之清楚準確與否,價升時少人理會,價跌時就算樓書非常清楚準確,部份買家仍想找人來「賴」。 二) 買樓(尤以自用)必有感性一面 = 若人類沒有這傾向,買車只純為由A點到B點,那世上可能只有Corolla [實用兼平宜],而沒有Rolls Royce了。同樣地,若買樓純為有瓦遮頭,那便只需六百呎單位,沒必要建數千呎豪宅了。有感性一面,就自然有針對這些感性之廣告,如甚麼皇帝屋來針對(虛)榮耀感覺,又或甚麼溫馨閣以觸動親情。然而,許多時侯這些感覺只在睇樓及置業初期才有,日子久了便淡忘,甚至不知「為何買了這間屋」。 三) 細數精明,大數則蠢 (Penny Wise, Dollar Foolish) = 差不多是大部份人的寫照,也許亦是人類腦袋自然現象。置業買樓是使大數行動,又怎能不蠢?這「蠢」有時是因要有「安全感」才買,而人多買時又份外覺得安全,這解譯市場之羊群心態,以及為何開發商喜愛製造人頭湧湧之售樓處。 四) 期望大部份買家細讀樓書有如希望股票投資者細讀公司年報一樣 = 出發點和意念是良好的,但效用成疑。 上述絕非表示樓書不須詳盡準確,相反,樓書詳盡準確除可避免不必要之法律訴訟外,還將個「波」交回買家腳下,龍門大開,射不中關人了。
返回主頁 /
返回中文文章網頁
以上內容,包括連鎖之網站和網頁等,只供粗略參巧之用,並非可取代有關或所需的專業意見及服務。若流覽者,讀者,投資者,或客有個別專案或問題,請向有關或合適專業人士/顧問查詢請教。本集團/公司/網站/網頁及有關之董事,經理,專業人員,聯營人士,顧問,員工及作者(包括鍾維傑)對任何金錢或非金錢損失,無論和以上內容是否有關,均不負上或承擔任何責任。
卓淩集團參與房地產開發,投資及資產管理工作,和提供有關之房地產專業服務,包括房地產分析,投資策略,資產組合管理,工程管理,設施管理及銷售策略等。項目種類包括住宅,寫字樓,商場,工業設施及酒店/渡假村等,而客則包括房地產開發商,投資機構,業主,機構租,銀行,金融機構,基金及有關專業人士等。
作者/聯絡:鍾維傑,香港大學建造理學士,香港大學建造學士,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房地產碩士,英國皇家測量師學會會員,香港測量師學會會員,美國工程造價師學會會員,加拿大測量師學會會員,香港設施管理學會會員,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,英國皇家特許專案管理測量師,香港註冊測量師,香港註冊房地產仲介人,資深專業設施管理人員,加拿大註冊測量師,美國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協會會員,電郵 stephenchung@real-estate-tech.com。
|